信息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網
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時代,創新是第一動力,知識產權是根本保障,人才是重要資源。目前,我國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培育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、網絡經濟與國際貿易領域的諸多新挑戰、新問題、新機遇,亟須在跨學科、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方面,突破固有學科定位和培養模式的制約,盡快將知識產權定位為法學、管理學、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一級學科,并著力創新構建高層次人才培養知識體系、課程體系和產學研一體化培養模式。
國務院2008年發布的《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》提出了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戰略構想。2016年的《"十三五"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》進一步明確表示,要把"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培育體系建設"作為戰略專項任務之一,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。國家知識產權局2017年發布的《知識產權人才"十三五"規劃》再次強調要"突出培養和選拔高端引領的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"。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》中又一次指出要"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"。
基于上述國家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持續支持,自2008年以來,我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進入快車道,招收知識產權專業本科生、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的高校數量快速增加,培養出的知識產權人才數量和質量也都明顯提升。但各高校在培養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方面仍然面臨一些問題,例如,知識產權學科的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,需要確定它是其他一級學科的分支,還是獨立的一級學科,這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、教師隊伍的建設、課程體系的設計等;此外,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也需要更加清晰。這些問題都需要盡快采取措施加以解決。